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史一
Chinese History (Ⅰ) 
開課學期
104-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呂世浩 
課號
Hist1007 
課程識別碼
103 101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博雅102 
備註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10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1Hist1007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歷史學系「中國史」必修課的第一個單元,學習內容涵蓋自上古至東漢時代的中國歷史。
相較於其它時期,「中國史一」具有下列特色:
(1) 時期久長:自史前人類起源至公元第三世紀,長達數萬年至百萬年以上。
(2) 多元學科:在資料和研究方法上,強調多元學科結合,特別是古典文獻和考古學。
(3) 變化劇烈:前後涵蓋舊石器、新石器、銅石並用、宗法封建、郡縣政制等眾多重大歷史階段。
(4) 探索起源:這是中國史的開端,必須探索許多事物的起源,涉及範圍較廣。
本課程作為歷史學系(含輔修)的必修課,也擔任跨學科興趣的同學進入歷史學的引導訓練。課程的設計,將提供不同學科針對歷史議題、歷史研究法進行對話交鋒的機會,希望幫助學生盡快進入上古史的學術領域,並領略學科交會時產生的特殊啟發和趣味。

 

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通史而兼具斷代史的性質,以通史為主,斷代為輔,依據這兩項原則搭配進行。希望能使學生培養多角度的視野,在未來接觸各項專題研究時具備初步的基礎。
通史重視長時程歷史的通貫和變化,探討動因,以整體的眼光從事比較,提供與現代有關的歷史基礎知識架構。斷代史則對某一時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各方面做關聯性的說明,以求能設身處地的想像與理解,培養所謂「歷史的思維能力」;同時,為達到這樣的目的,得多接觸原始資料,對重要課題的研究史也需要有些認識。
每週一個單元,均包含閱讀、討論和講授三部分。隔週有討論課(星期一第一節),選課生必須參加。
修課同學必須在課前閱讀指定的讀物,完成作業,課堂講授重點在補充背景資訊和延伸的知識,並可討論疑難。
 
課程要求
1. 課前閱讀完畢指定讀物。如有疑難,可於助教時間尋求協助。(助教諮詢時間為每週三12:30∼13:10)
2. 參與討論;討論時間需出席並參與討論。(討論時間為週一第1節)
3. 務必按進度繳交作業與負責報告。
4. 參觀博物館。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2:10~14:10 
指定閱讀
1.錢穆,《國史大綱》,1940初版,1993修訂二版。
2.張光直、徐蘋芳等,《中國文明的形成》,北京:新世界,2004。
3. 許宏,《最早的中國》,北京:科學,2009。
4. 宋鎮豪,《商代史論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1。
5. 李峰著,吴敏娜等譯,《西周的政體》,北京:三聯書店,2010。
6. 楊寬,《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7. 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1997增訂版。
8. 閻步克,《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學,2009。
 
參考書目
(1)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2。
(2) 錢穆,《國史新論》,蘭臺/東大/聯經。
(3)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臺北:漢聲,2006。
(4) 傅樂成,《中國通史》,大中國(1977修訂版)。
(5) 甘懷真,《中國通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初版、1997年再修訂,2005年再修訂。
(6) 張傳璽等編撰,《中華文明史》(四卷),北京:北京大學,2006。
(7)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2006。
(8) 劉澤華主編,《中國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兩漢時期)》,上海:復旦大學,2005。
(9) 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瀋陽:遼寧教育,2002。
(10) 沈長雲,《先秦史》,北京:人民,2006。
(11)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2003。
(12)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1990三版。
(13)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1999;《戰國史料編年輯證》,臺北:臺灣商
務,2002。
(14) 李峰著,徐峰譯,《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
籍,2007。
(15) 童書業,《春秋史》(上海:開明,1947/臺灣開明,1969/上海:上海古籍,2003校
訂本)。
(16)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2003。
(17)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2005。
(18) 沈長雲、楊善群,《戰國史與戰國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07。
(19) 方詩銘、王修齡撰,《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2005。
(20) 林劍鳴,《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臺北:五南,1989/1992。
(21) 邢義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治國安邦──法制、行政與軍事》、《地不
愛寶──漢代的簡牘》、《畫為心聲──畫象石、畫象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
(22) 張蔭麟,《中國上古史綱》(臺北:里仁、華岡、正中)。
(23) 呂思勉,《白話本國史》,上海商務,1923初版/上海古籍,2005。
(24) 劉煒編著,《中華文明傳眞》,香港:商務,2001。
(25) 司馬光著、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標點本,1956。
(26)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上海:上海古籍,2011。
(27)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1986。
(28) 《新中國考古六十年》,北京:文物,2009。

※每講詳細參考書目,將在每次上課時另行公布。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試 
30% 
 
2. 
作業及報告 
40% 
 
3. 
參與度與積極性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導論 本學期課程簡介,並說明中國上古史之特色 
第2週
  舊石器時代 人類的起源 
第3週
  新石器時代的曙光 農業的出現 
第4週
  新石器時代早期 多元文化 
第5週
  新石器時代晚期 文明起源與國家出現 
第6週
  夏與二里頭文化 從古國到王國的發展歷程 
第7週
  商及周邊文明 商王朝之歷史,及其與周邊文明之關係 
第8週
  西周文明 宗法封建時代的性質與盛衰  
第9週
  春秋時代 古典文明的崩壞與多民族融合 
第10週
  戰國時代 兼併運動與歷史變革  
第11週
  先秦思想 從王官學到百家言的演變 
第12週
  秦文化與秦帝國 秦文化的特色與秦帝國的統一經過  
第13週
  秦亡與漢朝的一統 平民革命與楚漢之爭的意義 
第14週
  西漢政治、學術與經濟 西漢王朝的統治模式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第15週
  學期課程辯論:戰國到秦漢的學術
 
第16週
  新莽與東漢 新莽復古的成敗與東漢王朝的興衰 
第17週
  中國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